||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国信“我们非常感谢李书福董事长,让英国伦敦出租车重新焕发生机,没有他我们做不到这一切。”英国时间3月22日下午,在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安斯蒂全新工厂正式落成仪式上,伦敦出租车公司董事长Carl-Peter Foster讲道。在他的号召下,全场向李书福鼓掌致意。这样的情形在发布会后面的环节上,又在另一位伦敦出租车公司高层的讲话中重演。
英国人的激动不难理解。在收购英国出租车公司五年之后,吉利已经成功扭转了这个曾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老牌英国公司,让其实现了复活。“公司在2014年、2015年都是盈利的,在2016年因为新车研发投入,同时英国脱欧造成了汇率波动,形成一些亏损,我们预计在2018年会重新开始盈利。”3月22日,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商用车总经理周建群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吉利汽车在2006年入股英国锰铜控股,后者是伦敦标志性黑色出租车的生产商,也被称之为伦敦出租车公司。2006年,吉利获得锰铜控股的19.97%股份,并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工厂。2013年初,吉利宣布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控股的业务与核心资产,后者成为吉利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该项目是十多年来首个在英国建设的新车生产基地。新工厂于2015年8月破土动工,首批下线的下一代伦敦出租车TX5预计将于2017年年底在英国上市,并将在2018年登陆国际市场。后续的产品也将继续推出,“TX5是一个平台,在它上面我们可以衍生出很多车型,比如与GL8类似的商务车,还可能有物流车等,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Carl-Peter Foster表示。
在过去五年时间中,吉利已经先后投资了2.25亿英镑用于伦敦出租车公司的“起死回生”,打造未来竞争力。在李书福最初的设想中,伦敦出租车公司不仅要实现扭亏,同时应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并且在能够和吉利在品牌、技术和设计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吉利其它车型的发展。而随着吉利商用车项目的出现,伦敦出租车公司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变化。
“伦敦出租车公司是我们商用车计划的核心部分,这是我们对它的战略定位。”周建群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2015年3月,吉利宣布投资2.5亿英镑,为伦敦出租车公司建设一座高技术、现代化的全新工厂,用于生产下一代具有零排放的新一代产品。而在今年3月22日的发布会上,周建群代表吉利再次宣布对英国出租车公司追加投资,未来累计投资将会达到3.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0亿元)。
加速大商用车战略
吉利的商用车项目成立于2016年的10月份,并在国内发布了一个名为“远程”的品牌,亮相了两款纯电动车型。而伦敦出租车公司新一代的产品TX5,也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在TX5上,将配置一块400公斤重的电池,续航里程可达130KM左右,在电池耗尽之时可由一个小型汽油发动机充电。TX5由位于考文垂的电动货车生产商Emerald Automotive设计,吉利去年收购了这家公司。
“TX5代表了吉利商用车的技术特点,一个是轻量化技术,TX5使用全铝车身;另一个是增程式纯电动技术,配备了一个20KW的电机和一个1.5T的发动机,在134千米纯电续航结束之后,增程器启动。”周建群介绍到。而吉利商用车未来定位分为三点:一是吉利控股旗下除了吉利乘用车和沃尔沃之外的第三大板块,其二是使用清洁能源,第三是采用乘用技术上的商用车。
“商用车未来需求必然会升级,欧洲的升级方向也将是中国以后发展的方向,利用伦敦出租车公司研究欧洲人的需求变化,这对于吉利开展商用车战略很有意义。”周建群表示。在当天采访中,周建群也向外界首次披露了吉利在商用车上详尽的规划和思路。
在商用车战略上,吉利商用车按照“两个研发中心”,“三个技术平台”,“四个生产基地”,“五大核心技术”来打造。其中伦敦出租车公司安斯蒂工厂自带研发功能,其将是未来吉利商用车最重要的原创性研发中心,而另一个研发中心位于杭州,但主要工作是对伦敦研发出来的产品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中国或者其他地区市场的需求。
三大技术平台指的是,伦敦出租公司的平台、轻量化研究平台、南充的商用车平台。“这些技术平台都是来自一些工厂,老产品的盈利差,但可以作为基础平台。这是几大平台之间的共性。”周建群表示。而在生产基地上,已形成了英国、四川南充、山西晋中、浙江义乌等四大基地。其中英国总产能在30000辆一年左右,四川南充有10万辆产能,山西只有1000台左右,而义乌有10万辆产能。义乌市场担负着供应除欧洲以外市场的任务。
在伦敦出租车技术之上,未来吉利商用车要形成五大核心技术:1、高效的增程式技术;2、轻量化车身技术;3、分步电驱动技术;4、智能化的安全技术;5、车联网、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将会在吉利、沃尔沃等共同协调发展。比如增程式技术来自于沃尔沃。除此之外,吉利与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合作也在加强。
“最开始伦敦出租车公司只有三四个研发人员,那时候让我们开发一款新车我们觉得不可思议。”Carl-Peter Foster说。四年半之前,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几乎没有研发团队,整个设计团队只有15个人,但现在整个团队已经有超过500人的规模。工程团队更惨,在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之后不久,吉利就组建了近250人的研发团队。“所有的研发成果在吉利内部都是共享的。”周建群表示。
为了打通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吉利一方面从沃尔沃汲取先进技术向自主乘用车和商用车提供支持,一方面建立强大的研发队伍,将资源打通。周建群表示,吉利商用车研发体系中有近20%的人员是从吉利乘用车研究院抽调而来,这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使得吉利商用车获得乘用车舒适感和技术。
“吉利控股集团希望在未来能够持续整合全球资源,发挥英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人才优势,为全球未来的城市交通提供更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在李书福的商用车战略中,伦敦出租车公司成为一个起点与核心要素,而由此发散,将是吉利商用车走向国际化的开端。
“我们将借助吉利汽车海外市场的渠道开发全球出租车市场。伦敦出租车公司正在开发下一代产品,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内复兴伦敦出租车公司。”昨日上午,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上海瑞金宾馆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
就在此前一个小时,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见了李书福。昨日上午9点45分,卡梅伦和李书福走出上海瑞金宾馆,在一辆出租车侧面停留片刻后,两人一起坐在出租车后座上。卡梅伦详细询问了伦敦出租车目前在中国和英国的生产现状以及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情况,双方还探讨了伦敦出租车的未来发展。
正是得益于吉利集团对伦敦出租车公司的收购,英国的出租车文化才得以保留。“伦敦出租车伴随我的成长,感谢你拯救了英国出租车品牌。”卡梅伦对李书福称。
今年2月,吉利集团以1104万英镑并购了英国锰铜公司核心资产和业务,全资控股伦敦出租车公司。伦敦出租车公司董事长李东辉告诉本报记者,从今年6月份开始,公司已经实现单月盈利,有望实现全年度盈利。
盈利的改变来自于订单的增加。自今年2月份被吉利集团收购后,伦敦出租车公司已经收获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澳大利亚、日本等海外市场上千辆订单,在中国市场上也拿到了南京、横店、深圳等城市的出租车订单。今年拿到的订单有望超过3000辆。
“2006年,吉利集团看到海外市场发展机会,但是当时走向海外市场的条件并不成熟,我们只是入股英国锰铜公司20%的股权来试水海外收购。在这7年当中,吉利集团不仅和英国锰铜公司在中国投建了合资工厂,还搭建起来了相对完整的供应链。”一直主导英国锰铜公司收购的李东辉对记者表示。
吉利集团全资收购英国锰铜的条件也已经成熟。由于转向器里一种在海外生产的部件发生故障,使得英国锰铜2012年不得不召回了400辆出租车,并且暂停了销售,也将公司逼上破产托管边缘。这给李书福一个机会,进而成为一家英国伦敦出租车制造商的新主人。
“黑色经典出租车是伦敦的标志。今天在上海也能见到,表明中英合作可以带来双赢,来自中国的投资可以帮助英国企业进步和成长。我很高兴地看到,吉利集团为其英国业务投入了8000万英镑,不但提升了考文垂工厂的产量,建立了全新的研发中心,还为英国创造了500个就业岗位。”卡梅伦昨日在会见李书福时表示。
李书福的目光则不仅仅在英国市场,而是放得更远。全球有接近500万辆城市出租车规模,李书福想从中分得更大的蛋糕。“在考文垂工厂之外,我们将在2017年在英国投建一家新工厂,并着手开发下一代全新产品。”李书福对记者表示,下一代全新的产品将更加轻量化,未来还将推出油电混合动力出租车以及纯电动出租车。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达到超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在保留自有品牌的前提下,如何让收购的企业对本公司原有的业务融合以及形成互补,这就需要李书福的智慧去整合这些资源。
今年9月份,吉利沃尔沃欧洲研发中心开业,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联合打造全新一代中级车平台。“这对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来说都是增值的,可以吸收双方的优势。”李书福表示。
这种整合资源的方法也将复制到伦敦出租车公司的未来发展。“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可以输入到英国锰铜公司,在下一代全新产品中,就会使用到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技术。把伦敦出租车公司放在吉利集团的大框架下发展,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李东辉表示。
“卡梅伦的会见虽然以民营企业为主,但是其应该没有刻意会见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在英国投资额虽然不大,但是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则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效应。吉利集团帮助英国保留了出租车品牌,卡梅伦会见李书福非常合理。卡梅伦此行的重点应该是想吸引制造业和像阿里巴巴这样的金融服务公司去投资。”吉利集团内部一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昨日,卡梅伦在上海的行程单非常紧凑。在上午10点30分之前结束了和李书福的会见后,其11点左右闭门会见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大约10分钟时间,下午则到上海交通大学做演讲。
吉利集团新闻发言人确认吉利参与并购英国锰铜
2016年04月22日 11:25:04 星期五
图为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亮相的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生产的TX4经典出租车。 新华社发 李书福又一次“参战”了。记者今天(24日)从吉利集团确认,目前吉利控股已经提交报价,确认参与英国汽车制造商锰铜控股有限公司80%股权的并购。这是吉利集团继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再度大手笔参与国际并购,备受关注。 “确实在参与。”吉利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告诉记者。但他也表示,只是参与,中间还有一个过程,现在谈结果还言之过早。 但鉴于此前已经与英国锰铜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再加上吉利集团本身去年业绩的出色表现,在分析人士看来,参与并购英国锰铜,吉利有着独特的优势,胜算颇大。 2012年10月,英国锰铜公司称,所生产的TX4出租车因转向故障进行召回,需要巨额资金。但无力承担巨额召回费用及多年亏损,英国锰铜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成为英国锰铜的破产管理人,全权处置召回、资产出售或融资问题。 记者了解到,当时英国锰铜第一时间向吉利控股发出了“求救”信号,但当时吉利对是否有意向参与并购不置可否,只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澄清英国锰铜进入破产保护不会对吉利营运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事实上,英国锰铜是吉利集团海外并购第一例,直到现在,吉利依然持有英国锰铜20%的股权。除此之外,吉利还与英国锰铜在国内成立一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5340万美元,吉利汽车持股51%,华普汽车持股1%,英国锰铜持股48%,主要生产左舵出租车,面向国际市场。 在吉利杭州湾生产基地的展示厅、吉利临江工业园区的研究院展厅内,这款英伦风格十足的出租车格外显眼,但在此前李书福的发展战略中,它的位置并不突出。2012年,英伦帝华的产量不过区区一千多辆,相比整个吉利集团年销售48.3万辆,其贡献的利润也是微不足道。 英国锰铜的投资价值究竟几何?李书福心中应该比多数参与竞标的企业更为了解。或许是锰铜一跌再跌的价格让他“动了心”。截至去年10月12日,英国锰铜在伦敦交易所停盘之时,每股股价仅为10便士,总市值仅为304万英镑(约合3059万元人民币)。照此价格预测,吉利汽车即便收购除吉利自身持有的19.97%以外全部股权也仅需240余万英镑(约合2400万元人民币),花费远远少于2010年的1.5亿元。 杨学良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吉利下一步会致力于提升产品“溢价能力”。而在“溢价能力”的提升上,除了与沃尔沃的技术战略合作,或许英国锰铜此前长年代加工劳斯莱斯的车身及其他零部件的技术和品质沉淀,或许也能为未来的吉利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了解到,2012年,吉利汽车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大自主品牌表现突出,同时海外市场的增速更是引人关注。但李书福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已经有了更大的目标。根据吉利此前正式对外发布的2013年销售目标,2013年吉利要完成汽车销售56万辆,比2012年上涨约16%。 |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 |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5-10-7 16:22 , Processed in 0.034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