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6-11-27 11:10 来源:海博财经
前几天中国不是颁布了“限韩令”吗?不对,这是中国人民的锅,跟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其中就有网友提出,“既然限韩令出来了,我们咋不整个限日令呢,小鬼子更应该往死里整!”
于是,大批网友纷纷点赞支持。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股不和谐的声音:日本能限什么?限制日本商品?日本制造明明就比中国质量好嘛,你们抵制有什么用?一天不学人家的“匠人精神”,就晓得无脑抗日,真的是愚蠢!
TMD,小编听到这句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现在的中国就是有一群日杂作祟,今天,就让小编用一个个事实告诉他们,什么叫真正的中国制造!
一、中国产品坐拥日本半壁江山
限韩令处在风口浪尖
日本不是最喜欢吹自己电子产品牛吗?然而,曾经在日本叱咤风云的著名电企业富士通已经被我国联想集团收购,而如今的联想已经在日本PC行业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日本PC市场每年的出货量都在1500万台以上,但去年却下滑至1000万台左右,富士通作为日本第二大电脑生产厂商,2015年度共生产400万台电脑。
一年仅仅只生产400万台电脑?这样的企业还有机会走向世界吗?
除了电脑,我们中国的洗衣机同样也霸占了日本市场。
联想收购富士通
据全球知名市场调查机构GFK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在日本全自动波轮洗衣机市场中,海尔洗衣机以超过36%的份额位列行业第一。这意味着,在日本,全自动波轮洗衣机每卖出3台,就有1台是海尔。
实际上,不仅是日本市场,近年来海尔洗衣机在全球的竞争力及品牌知名度都在在稳步提升。据日本权威财经类媒体《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发布的报道,
2015年,海尔洗衣机在全球的份额达到18.9%,稳居第一。
当然,除了这些,我国的手机品牌同样在日本表现抢眼。
华为、小米、魅族等中国制造纷纷涌入日本市场,靠着精湛的艺术设计以及先进技术的结合很快就把索尼、夏普等日本企业挤了出去。
就在上半年,华为平板不仅打败了日企,还将苹果斩于马下,成功登顶日本平板市场第一!
怎么样?牛不牛!
现在有些人一说到日本产品,总喜欢拿马桶盖、电饭煲说事,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手机、电脑、洗衣机、空调等等早已被日本人抢购一空,在他们的生活中,来自中国的商品无处不在!
毫无疑问,日本先进无敌、中国只能膜拜的神话,早就应该破灭了。
海尔占领日本高端家电市场
其中最大的标志就是2011年的福岛核电事故。
该事故不仅反映出日本企业的惰性与无能,还反映出日本的实质腐败:东电由于自己管理、应对不善,引发如此重大事故,竟然不遭受任何惩处。
华为取代苹果成为日本平板市场新的宠儿
还有一个许多人已经忘却或从不知道的细节,当时日方为了尽快救援,十分依赖中国三一重工的臂长超长的水泥泵车来完成工程救援。这一幕应该成为中国工业赶超日本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象征。
如今的日本制造业已经迈入了低谷,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原有的产业优势领域被中国等快速追上甚至超越,新的优势领域却鲜有发展,可为什么,独独在某些中国人眼里,日本工业竟然因为一个马桶盖就由徐娘半老变为红颜永驻了呢?
二、“匠人精神”的日本制造
日本产品为啥以前这样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最近几年国内泛起的“匠人精神”。很多中国人表示日本这种“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认为正是因为日本人坚持“匠人精神”才能让创造日本经济的奇迹。
然而,事实呢?
正是这种所谓的“匠人精神”才导致日本企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十几二十年前,在全球的家电市场上,日本品牌几乎独领风骚,日本制造的“匠人精神”,也常常为国内的企业研究者津津乐道。可是,最近两三年来,火遍中国的夏普传出卖楼危机,不可一世的松下也是年年亏损,就连日本的王牌企业索尼如今也垂暮老矣,这些曾经创下赫赫战功的日本企业相继退出世界舞台,而这样的惨境就跟日本所谓的“匠人精神”分不开关系!
在日本制造业中,很多企业推崇“工匠精神”,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就连生产一个简单的刷子、毛巾都极其苛刻。而恰恰是这种近乎变态的企业追求,导致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同样的,产品的售价跟着水涨创高。
在如今的全球化大环境中,一味的强调工匠精神,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反而会将自己拖入无尽的深渊。
图为福岛核电站事故
当然,执着还不是“工匠精神”最大的弊端,固步自封才是日本企业走向死亡的根本。
在日本企业家眼里,创新永远不是产品的主题,守旧才是。的确,我们应当承认日本在文化的保护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一点,但是这种方式若运用在企业经营上那就是必死无疑!
众所周知,在今天的商品销售市场中,尤其是电子科技产品,迭代周期相当之快。比如手机行业,年年更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在日本呢,很多人居然还在使用翻盖手机,可以想象那都是什么年代的产物了。
当然,日本企业走到今天这一地步,不全是“工匠精神”的问题,更与日本本身经济低迷以及政府的长期无能有关。
但是,这也应该让我们中国人所警醒,不要盲目迷信什么日本文化,也不要无脑模仿什么“匠人精神”,不然日本企业的今天就是我们中国制造的明天。
三、展望中国企业的未来
多年前,有人说日立电视多好、松下电视多高清,而中国连个电视机都造不出来,但是现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电视了。
多年前,有人说日本的东芝电脑用着多好,中国连个电脑品牌都没有,现在的市面上的东芝电脑堪称熊猫,联想现在已经成为龙头老大。
多年前,有人说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国内的手机就是好,中国只能造个山寨机,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场,华为力压日本厂商,2015年7月,日本公开市场占有率第一。
多年前,有人说三洋的洗衣机好,咱们连造洗衣机的技术都没,现在海尔洗衣机不仅销往全球,日本媒体更是称海尔是日本家电行业的掘墓人!
华为已经成功拿下5G标准制定权,又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国人多年的奋斗与拼搏,更离不开如今中国不可匹敌的强硬实力。小编曾听过网友说过这样一番话:
中国人很有意思,总喜欢拿自己短处更别人的长处比,而且非要做到世界第一才行,不然总觉得心里难受。
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样,谁叫咱们现在要当世界的老大呢?我相信,总有一天,咱们中国也将再次迎来爆买潮,而那一次,将在中国!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和思路,本人专注于原油、天然气、白银等 现货投资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V信:420758326。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
有新闻报道,看到中国血拼团在日本疯狂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才懂得设计精致、智能化的日本制造产品已经风靡中国了。中国制造真的不如日本制造吗?中国产品真的被日本打败了吗?
日本其实是一个资源稀缺,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主要是依靠国际市场的国家,最怕的是啥,就是市场丢失,被其他国家抢走了。
然而,仅仅十年,中国制造在各行业的崛起已经把日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信不信?中国制造占领日本!
不少从日本买回来的东西,包括此前被中国游客热抢的马桶盖,仔细一看,上面可能印着中国制造,顿时感觉自己像搬运工,亏大了!其实在日本只有有钱人才买本土制造的产品,普通日本人买的都是咱“中国造”!
据一位资深代购透露,由于日本本国的生产能力有限,本土制造的东西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用中国或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比如热销的日本保温杯,也很少是日本制造的,大多数是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生产。
日本人不相信在中国本土购买的东西,只相信出口到日本的东西,因为中国对出口的东西要求相当严格,这些商品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所以如果在日本买到中国制造的东西,不用奇怪也不用心塞。
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却让他们“爱恨交加”。
目前,在日本市场的中国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大超市、卖场里销售的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另一种是,日本当地的品牌,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加工之后再运回日本进行销售。归根到底,这些商品的名字都叫中国制造,而日本人每天都在使用着来自中国制造的商品。
据数据显示,一位普通日本人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来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制造业大军中,它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制造。比如,每天叫醒起床的闹钟,是大阪街头的百元店买的,在那里,大部分商品从中国采购;而洗脸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纺织品也来自中国。
如今,在日本的超市和大型商场里,20%~30%的产品来自中国;日用小商店中,80%左右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产品在日本已经不可或缺。
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华丽丽地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能造各种厉害的高科技,但连一个单反相机都搞不定”,中国只会做形象工程,还抱着这种观点的人,那你一定还生活在上个世纪。
日本企业的黄金时代已终结
曾作为日本制造代表的索尼、东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业近年来先后陷入亏损泥潭。以索尼为例,这家曾风靡全球的企业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了117亿美元,在不断裁员、卖楼、拆分资产后,依然难以实现盈利。后来索尼力推智能手机,但如今的销量远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业竟被一家刚成立才几年的中国公司轻松打败。
为啥这样说?咱们先来看看前几年的例子!被中国抢走的日本行业有哪些?
十年前,有人说日立电视多好、松下电视多高清,而中国连个电视机都造不出来,于是现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电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迅速崛起挤垮了日本电视机市场。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东芝电脑用着逼格多高,中国连个电脑品牌都没有,现在的市面上的东芝电脑堪称熊猫,联想现在已经成为pc端龙头老大,并购了美国的IBM。日本pc行业衰落!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国内的手机就是好,中国只能造个山寨机,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场,华为力压日本厂商,2015年7月,日本公开市场占有率第一。
十年前,有人说三洋的洗衣机比国产的好用,国内连造洗衣机的技术都没,海尔洗衣机不仅销往全球,还造出了专门洗土豆的洗衣机。日本媒体更是称海尔是日本家电行业的掘墓人!
五年前,有人说,日本二战都造出了航母,中国至今都没有造出航母,现在中国不仅有了辽宁号,更是亚洲唯一一个在造重型航母的国家。
这是要把日本往绝路上逼啊,电器、电脑、手机等等已经慢慢没日本啥事了,日本说过仅存的就是相机和汽车了,现在我们还依然要说,中国连数码相机和汽车都造不出,那样才过十年,日本可能啥也剩不下了。
中国为啥不生产数码相机?
现在的单反相机,里面的电子构造不仅复杂,而且精细,但这些我们中国都能造。那为啥中国不造呢?
主要是市场已经饱和,新参与者面对极大的市场门槛,短期投入大,风险大。所以大部分企业家都没兴趣做单反。
单反属于高度商业化的东西,有专利门槛和技术壁垒,我们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短期内生产出来的相机相比佳能尼康,不占任何技术优势,无法撼动其行业领先,那这样投入肯定没有企业愿意干!
中国制造迟早将超越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也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中国的技术并不落后于人,但是最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股市不振,有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前有美国、日本、德国,后有印度、越南、泰国等),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这完全是瞎想和猜测。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原因是中国制造拥有亿万人口的广袤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不断崛起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和开拓者。
一直以来,许多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是这样的:通宵达旦的廉价工程师、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驰的货柜车司机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今日不同往日,随着中国政府对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各项招商政策的完善,以及大量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慢慢使得中国制造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并变得无以伦比。这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的能力。
可以肯定,未来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复制这种能力,这是中国制造崛起的扎实基础。只要循序渐进地升级技术和管理,逐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强。
除了这些优势之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在的消费实力也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还是一个重量级的世界市场,尽管最近有外企撤走中国,但从频频出现的员工荒来看,说明巨大的消费市场业还存在,部分劳动力已经转向商业。
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不振的困局面前,中国是有理由骄傲的,中国有广袤的内需可以促进,中国就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中国制造将得到较快速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一大批崛起的创业者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中坚力量,王健林、柳传志、雷军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步入国际舞台,将中国制造变成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有这样一支发愤图强的创业者队伍,中国制造想不崛起都难。
中国人,我们要自信!
中国国民的心态很有意思,总爱拿自己国家的短处比其他国家的长处,非要所有行业都得最牛才行,只要一个行业做不到第一第二就不能接受,然后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然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制造的种种不自信的确令人反思。
忘掉所谓的智能马桶和电饭煲吧,别被日本的丰田车迷了眼,我们也有国产的长城车远销海外;别被日本的电子亮瞎了眼,我们也有华为、小米和魅族价廉物美;别再崇拜日本的资生堂等化妆品,中国也有百雀羚等国货品牌。虽然我们的制造业与日本还有差距,但是目前中国许多行业正在不断崛起,向日货发起挑战。
中国人总是在比较中忘记了自我发展和创新。中国人活的真累,既要和黑人比体育,又要和白人比科技,既要和德国比汽车,又要和美国比软件比飞机比航母,和韩国比美女,和北欧比福利,和新西兰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放下崇洋媚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最高峰。
其实,没有理由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感到担心,无与伦比的庞大市场需求一定会倒逼企业不断创新,中国人造出更适合国人的马桶圈、吹风机和电饭煲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人请记得这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别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5-10-7 08:12 , Processed in 0.0305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