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9月2日刊登《欧洲、英国和美国日渐消失的首要地位》一文,作者系英国《旁观者》周刊副主编弗雷迪·格雷。文章全文如下:
谁想成为21世纪的世界警察?美国尝试了这个角色,但结果令人很不满意。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机器似乎打不赢一场战争。在越南、朝鲜、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都是对美国财富和人员的巨大浪费。就连由美国领导的看似成功的干涉行动(比如2011年的利比亚行动)都引发了灾难。事实表明,历史学家安德鲁·巴切维奇所谓的美国“大中东战争”是其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走向毁灭的过程。美国想要推广自由、富足与安全,结果却削弱了自身的自由、富足与安全。
美国占据首要地位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冷战后的“单极时刻”总归是转瞬即逝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超级优势地位已经消失。一种可以称为“后极”的奇特世界秩序已经出现。在这种秩序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美国采取了“幕后领导”的策略,令各地的新保守派颇为恼火。不过,奥巴马真正的意思是,美国仍然试图像从前那样在台前领导,但态度比以往迟疑。中国是崛起的巨人,但其经济增长的国际野心神秘莫测。人们经常说俄罗斯日渐式微,其经济过度依赖过时的矿物燃料,但该国正在其他所有大国趋于失败的领域实现其战略目标。由于拥有尖端的信息机器,克里姆林宫的软实力达到了30年来的最高水平。
明显未曾改变的是欧洲的衰落,债务缠身的欧盟正在受到严重政治危机的困扰。民粹主义的反欧盟政党在欧洲各地兴旺发展。6月23日,英国人公投决定退出欧盟,令所有人(尤其是英国人自身)大吃一惊。尽管存在种种弊端,欧盟仍然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力量,但就硬实力而言,它几乎完全依靠美国的善意和军事力量。
美国还能够(或者应该)以这样的仁慈霸权善待欧洲多久?特朗普或许是个糟糕透顶的总统候选人,但他在北约问题上的立场是合乎逻辑的(尽管贫穷的欧洲人不想听到这样的讯息)。如同奥巴马总统一样,他质疑为什么美国一直保护欧洲,而却要承担大部分(大约75%)的北约防务支出。特朗普说:“对我们来说,对美国来说,北约在经济上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更多地帮助了它们,而不是美国,我们却支付了过高的份额。”这很有道理。欧洲人(或者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并不特别感谢美国的慷慨。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都对美国嗤之以鼻,在背后说各种坏话。我们并不急于谴责把美国称为“大撒旦”的国家。不过,每当出现麻烦,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都指望这个不可或缺的国家出手解决问题。
在首要地位毋庸置疑的时候,美国可以容忍这样变化无常、忘恩负义的盟友。如今可不行了。调整乃至放弃北约将会惹恼一大批专家、特别顾问并打乱许多安全契约,但比现状更合情合理。长期以来,美国与欧洲主要大国的关系之所以能维系下来,靠的是一种感情用事的西方进步主义意识,以及自二战结束以来历经风雨保持至今的美英“特殊关系”。
而如今,英国正在退出欧盟,而欧盟本身面临着动荡的未来。就实用政治而言,无论特朗普还是希拉里·克林顿担任领导人,美国都应该延续奥巴马的策略,要求欧洲大国在全世界捍卫民主的行动中付出更多。美国可能会在今后数年把身为欧盟主要经济体的德国视作首选的外交落脚点。
美国如果要重新界定与欧洲的关系,将会遇到许多外交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会显著恶化。在英国,人们可能会抱怨遭到了背叛(尤其是考虑到,英国与欧洲伙伴不同,追随美国投入了在伊拉克的愚蠢行动),但英国应该学会在21世纪生存。不能要求美国的利益顾及英国(或者任何国家)的自尊心。
此外,也许英国人和欧洲人可以学着不再把美国的支持视作理所当然,这反过来可能会使人们恢复对全世界首要大国的尊重,并且使美国重新获得一种不同的但更稳固的首要地位。
美媒: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正走向终结(2)
2016-09-15 14:46:03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朱方雨
核心提示:美国占据首要地位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冷战后的“单极时刻”总归是转瞬即逝的。
【延伸阅读】美媒:单极世界终结 大国竞争回归
参考消息网5月9日报道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5月6日刊发题为《从中国到乌克兰,强权政治的狠毒算计回来了》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文章称,人们事后才明白,比尔·克林顿最糟糕的预言之一是他1992年在一次竞选演说中发表的言论。他当时说:“在自由而非暴政盛行的世界里,强权政治的狠毒算计是完全行不通的。它不适合新的时代。”克林顿之所言用在瑞士、哥斯达黎加或摩纳哥身上或许是正确的,但对于俄罗斯、中国、伊朗、以色列、日本或其他任何仍然十分重视权力和领土问题的国家而言,他的说法却大错特错。
当然,宣称强权政治的终结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美国传统:伍德罗·威尔逊、富兰克林·D·罗斯福、乔治·W·布什、贝拉克·奥巴马等性情各异的总统,都曾就老派地缘政治的即将终结以及日益民主的、全球化的、市场推动的、制度化的和所谓仁爱的世界秩序的出现发表过笼统的宣言。
美国精英沾沾自喜
事实上,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强权政治正在消失的观点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圈内的一个信条。新保守主义者和自由国际主义者之所以拥抱强权政治式微论,是因为这符合他们自己所珍视的关于美国在世界上发挥积极作用的信念。对于新保守主义者来说,强权政治的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已经到达了“历史终点”,自由市场经济将被公认为现代社会唯一可行的准则,还因为美国的优势使真正意义的重要地缘政治对抗不可能存在:在仅有一个大国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强权政治”呢?
对于自由国际主义者来说,他们欢迎这种说法是因为这表明美国可以利用其力量、财富、声誉和影响力在世界上拨乱反正,广泛传播民主、自由市场和人权。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美丽新世界中,即便是崛起的中国也不会构成问题:强大而仁慈的美国将接受其崛起,并逐渐让北京“融入”由美国设计且主要由美国建立的机构所管理的世界秩序中。
由于这一理念不仅诱人而且让人沾沾自喜,如此众多的美国对外政策精英们纷纷中招也就不足以奇了。一个没有了强权政治的世界把美国置于想必宁静的世界秩序的中央,并以一种始终积极的色彩描绘了美国的全球角色。
五大因素终结单极
不幸的是,在过去20年里,有五种不利情形削弱了持久的美式和平以及强权政治永久结束的前景。第一个问题是美国对外政策精英们的傲慢。第二,最明显的挑战来自中国的崛起。第三,俄罗斯逐渐从后苏联的灾难中恢复过来,不必再对华盛顿逆来顺受。第四,美国的至高无上鼓励其盟国变本加厉地免费享受美国的保护。最后,2008年的金融灾难削弱了美国隐藏的潜力,损害了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曾享有的经济能力的光环。
总之,这五个因素导致了单极时刻的提前结束。今天,在克林顿操之过急地发表悼词20多年之后,强权政治回来了。不幸的是,美国对外政策机构中的大部分人似乎没有准备好重返严酷的大国竞争。
中俄将与美国竞争
在今后的岁月里,美国将需要重温强权政治的入门知识,这本是美国擅长的一门课程。在大国竞争回归的世界中,美国领导人必须对朋友和敌人同样采取强硬姿态,以确保对手尊重美国的权力以及盟友不占美国的便宜。
好消息是美国仍然具有骇人的优势: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经济正在改善,并且随着页岩气革命的进行很可能会变得更好,而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强硬外交正在让许多国家获得寻求与华盛顿密切关系的理由。这些因素将在今后的岁月中为美国决策者提供很多优势,如果他们的聪明和冷酷足以让他们对此予以利用的话。
倘若美国领导人曾经智慧地处理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单极时刻”也许会持续长一些时间。然而这个时代已经结束,昔日糟糕的大国安全竞争正在重新出现。
(2014-05-09 14:48:08)